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Image
上大学时对基督教没有什么认识。过圣诞节学校的外教会在宿舍楼前唱歌,我们也相约去教堂过圣诞夜,但只是出于好奇。在信仰上我们是迷惘的一代。曾经喝醉酒时对朋友说在我生命中没有一种让我想起来就热血沸腾的东西。有时会去读哲学书,很喜欢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的一句话: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渴望四处寻找你的家园。 那时的我生活没有目标,对未来也没有打算。凡事不是事到临头就不会去想。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做什么我也就跟着去做。英文中有一个词很形象地形容这种心态叫 herd instinct 。 90 年代末来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后来 Lucy 来陪读。 Lucy 是国内医学院毕业,来美国后我要她去申请读计算机硕士,因为听说当时学计算机好找工作,收入也不错。后来又听朋友说化学博士没什么意思,不如早点拿硕士去工作办绿卡再去读 MBA。 于是就放弃读博士,拿了硕士出来工作。找工的过程并不顺利,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个很小的公司。心想就先去工作一阵子,有些经验后再换家大公司。不料才几个月就对这份工作充满厌倦,觉得这不是我以后想做一辈子的职业,我要辞职重新开始。于是决定和 Lucy 一起改行去读计算机硕士。还记得辞职转行的决定是有一天晚上睡不着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那时我做事是何等浮躁冲动,完全不考虑后果。 我和 Lucy 在没有任何奖学金的情况下来到另一所学校读计算机硕士。两人的学费生活费就刷在信用卡上,申请了好多张信用卡才够支付所有费用。我在学校找了一份半时的工作,是开巴士接送残疾人学生。一周工作二十小时,可以减免一部分学费,每月有 300 美金的工资。这 300 美金就是我们除了很少积蓄以外的全部收入。那时我和 Lucy 结婚还不到两年,在经济压力下开始经常吵架,基本上每两三天就吵一次。有一次背着书包要去图书馆看书,走到图书馆门口又吵了起来,一直站在那里吵了一个多小时,书也没看成。 00 年4月一个周五的傍晚,我和 Lucy 正准备出门去吃一个美国教会的免费晚餐。学校校园里有很多基督教组织提供的免费午餐和晚餐,我和 Lucy 是这些免费饭食的常客。结果还没出门又为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大约一个小时后已经错过了晚餐时间。 Lucy 气地要给国内的父亲打电话,这是她第一次在吵架时要给她的爸爸打电话。 Lucy 是独女,和父亲的关系非常好,父亲就像她的精神支柱。结果她打电话没有听到爸爸的声音 ,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1917》影评

 

2019年最优秀的电影之一是一战题材的《1917》。这部电影在2020年金球奖获剧情类最佳影片,在同年奥斯卡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之内的10项提名,紧随获11项提名的《小丑》之后。但最后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败给了韩国影片《寄生虫》,只获得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三个技术类奖项。在技术层面,这部影片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好像画面从未间断,给人一种沉浸式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导演萨姆•门德斯曾凭借《美国丽人》获2000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很遗憾他没有在20年后再次获此殊荣。电影起源于门德斯小时候听祖父讲的一个故事。门德斯的祖父是一位作家,在一战中曾是英国在西方战线的传令兵。门德斯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

门德斯说这是一个关于报信者的故事 (It's the story of a messenger who has a message to carry.)。故事发生在1917年,一战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布雷克和史考菲接到命令去向附近一支1600人的部队的指挥官传达一个“立即停止进攻”的消息,因为德军已经在那里布下陷阱。这个消息必须在8小时内进攻发起之前送达。布雷克的哥哥在那支部队里,所以布雷克被选中执行这项任务。布雷克则挑选他的好朋友史考菲和他一起去。他们立刻出发,通过无人区,经过废弃的坑道,在坑道爆炸时布雷克拼死救了史考菲的性命。后来布雷克中弹牺牲。史考菲一人继续前行,躲过了敌人的重重追杀,终于在最后的时刻将消息送到。

这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影片。影片开头的场景是两个男主角在一片野花盛开的草地。布雷克躺着,史考菲靠着树坐着。有人过来对布雷克说指挥官有事找你,要你带一个战友同去。于是布雷克叫上史考菲来见指挥官。指挥官向他们解释了报信的任务后他们马上出发。布雷克牺牲后,史考菲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任务。影片最后一个场景回应了开头,还是一片草地,但没有野花,只有狗尾巴草,史考菲依然是靠着树坐着,在夕阳中缅怀逝去的战友。

门德斯用花来象征布雷克。布雷克长相清秀。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两人要通过一架梯子爬出战壕。布雷克正想往上爬,被史考菲拦住,说了句 “Age before Beauty.” ,意思是“你个小白脸往后站,让哥先上。” 还有一个场景是两人在去报信的路上,布雷克走着走着看到樱花,忘记了是在战场,赶快跑过去闻。影片最后一个场景中的草地上没有花,因为布雷克已经牺牲了。

门德斯善于用花来做象征。在《美国丽人》里,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是女主角裸体躺在玫瑰花瓣所组成的海洋里。玫瑰花表面上的完美和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表面下的不完美形成强烈的对比。

门德斯用树来象征史考菲。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史考菲都是靠着树坐着。史考菲被敌人追杀时慌不择路跳到河里,被冲过急流,冲下瀑布。他抱着一截树干,仰面躺在水里,看河边树上的樱花缓缓飘下。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这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树代表史考菲所持有的信念,而樱花代表史考菲对布雷克的思念和责任。正是这些信念和责任支撑着史考菲,使他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完成任务。

影片开头史考菲和布雷克也都是普通人。史考菲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险些被炸死,埋怨布雷克:“你怎么选我来陪你执行这项任务,你这不是坑爹吗?” 布雷克委屈:“我哪知道是这样的任务,我以为他们叫我们是要去后方背食物罐头,我们一边走还可以一边偷吃。” 当布雷克牺牲后,史考菲抱着布雷克的遗体,他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

最后史考菲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部队。他要去找指挥官,但战壕里人太多过不去。这时进攻的号角吹响了,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向前冲去。史考菲也跃出战壕,冒着枪林弹雨,不是向前冲,而是横着向指挥官的方向跑去。跑着跑着他被战友撞到了,爬起来接着跑,又被撞倒,又爬起来。


他是一个报信者,他是一个逆行者,他知道战友们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他要用他所有的力量去阻止去挽回他的战友们。终于,他成功了。

谨以此文向报信者和逆行者致敬!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卡拉瓦乔和《呼召马太》

于无声处听惊雷 -- 《无依之地》影评